第130章 远方来信(1 / 2)

从信封里拿出信纸,只有薄薄的两页。

只是简单的对折,不是他熟悉的各种信纸折叠法。

放下信纸和信封,他先给自己倒上一杯茶,然后躺在躺椅上,才从旁边桌子上拿过来信纸。

李元同志,你好:

见信如面。

分别已有58天,不知你还记得我否。

在白雪茫茫的原始森林里,总会想起那个陪我看电影的你。

总会想起水煮肉、白斩鸡、麻婆豆腐、干锅土豆。。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我现在很好,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。

大家都非常勇敢,与天斗,与地斗,其乐融融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好了,马上就要熄灯,就写到这里吧。

对了,你不用回信,回信我也收不到。

而且,我也不是总有时间给你写信,需要等待机会。

此致!

敬礼!

你的同志:赵秀芹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李元拿着信,不知道反复看了几遍。

那个女孩的音容笑貌充满他的心房,由于太多,心里堵得慌。

不知多久,他坐起来,找到信纸,拿出钢笔,开始写信:

“亲爱的秀芹:”

突然停下笔,不知道该不该如此称呼,他的脸红的吓人。

放下笔,那种思念和负疚感撕咬着他的良心,忍不住,给了他自己两个巴掌。

一左一右,对称红痕。

撕掉这张纸,在下一页信纸写上:

赵秀芹同志,你好:

日子过的飞快,居然已经过去了58天,恨不得我的记忆只停留在58天前。

东北的冬天难熬,注意保暖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自从你离开后,发生了一些事情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大仇得报,心中稍安。

接下来就是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,等待大雁南飞。

祝好!

思念你的人:李元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找出一个信封,把信折成飞机式样,小心放入信封。

用胶水封口,连同来信,送入空间,稳稳地送入一个抽屉里,里面只有两封信。

做好这一切,李元给茶杯续上热水,软倒在躺椅里。

拿过茶杯,看着水雾在空中飘散,眼神慢慢失去焦距。

第二天醒来,火炉已经熄灭,他仍然躺在躺椅里。

按部就班,生炉子,烧水,练功,吃早点,签到,出门上班。

这一套已经成为本能,无需思考。

刚到单位,就遇到了热情的领导,卢星宇。

“小李,早”。

“厂长早”。

“来我办公室坐坐”。

分宾主落座,卢星宇热情地帮李元泡好茶。

“小李,老王走的时候,说过你对接下来的工厂发展有个规划?”

“啊!是的,只是一些浅见,徒增笑柄”。

“呵呵,老王可是推崇备至,特意提醒我要多听听你的意见”。

“王厂长谬赞”。

“没有关系,我刚来,对机械厂了解不多,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。无论好坏,你都可以大胆的说。

好的,我借鉴,不好的,我也不会怪怨你。

如果再推辞,那就是不给哥哥面子”。

说这一番话的时候,他一直带笑,让人非常容易放松,也愿意相信他。

“既然领导不嫌弃我的浅薄,那就就大胆胡说几句。

现在的维修业务不能成为我们将来主业,原因,您肯定知晓:没有那么多的破旧自行车。

王厂长准备生产两类产品:扳手和小巧电焊机。

但是我个人认为,应该把业务重点放在扳手上。

小巧电焊机虽然有卖点,但是结构原理简单,容易被模仿,形不成竞争优势”。

对方边听边记,频频点头。

“我们当前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,你为什么提出竞争优势”。

“我们这种小型电焊机的推出,在工业大生产中可能应用不足,但是在民生经济中一定会有极大的市场。

既然是民生市场,各个地方上就有了生产的需求。

再加上投入小,见效快,非常容易得到审批。到时我们的订单一定会大幅缩水”。

“你说的有一定道理,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。你再说说扳手”。

“扳手就不同,他需要一定的投入,比如我们这个冲床,可是我们总公司努力很久拿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