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善后(一)(1 / 2)

回到四合院,应付了一句三大妈的询问,心急火燎地来到门口。

突然,李元收住脚,没有进入。转身看看周边注视这里的大妈们,若有所思。

隔着房门,意念一扫,在床底显眼的位置,确实发现一个小布包。

意念深入,整整一大捆钱,看厚度,应该有上百张。

每张10元,差不多是1000块,妥妥够上5毛钱的花生米。

即使最后证明诬陷,也是惹得一身骚。

布包消失,李元通过空间,细心地把痕迹抹去。

然后把大部分玉米面和一些碍眼的东西都收入了空间。

做完这一切,他好似想到什么,“哎吆,看我这记性,今天要上班”。

说完,在大妈的哄笑声中,离开了大院。

李元离开不久,一辆嘎斯汽车停到四合院门口,下来三人,进入大院。

“同志,你们找谁?”

三大妈起身,快走几步,非常尽责,开口询问。

“这位同志,我们是李元同志的同事,找他有事,他在家吗?”

“就刚刚,他回来又走了”。

三大妈看着三人表情严肃,气质不凡,心中打鼓,如实相告。

心中已是担心不已,这种场面她见过几次,后果都不好。

周边聊天的大妈小媳妇,开始窃窃私语,有幸灾乐祸的,有担忧的,有毫不关己的。

“那他在屋里待了多久?”,领头之人语气变得急切。

“他没有进屋子,说是想起今天要上班,就有骑车离开”,三大妈没有隐瞒。

三人明显松了一口气,三大妈心中更是担忧。

“大妈,我们是李元同志的同事,有点东西需要帮他拿到单位”,说完就走向东厢房。

来之前,看了早就做好功课,目标明确。

两人进入房间,一人站在门口。

三大妈一看,没有上前,只是站在那里观望。

“他婶子,小李不会做了什么坏事吧?”

二大妈凑上去,看着东厢房,眼里意味莫名。

“就是,每天没个正形,大过年的,常常看不见人影。看吧,出事了吧?”

。。。。。。

两人在房间里足足翻找了半个小时,重点是床下,直接移开床,差一点把地砖也掀起了。

毕竟是真的?还是诬告?现在还没有个准信,他们也不敢太放肆。

二人离开房间,领头之人又走上前。

几个围拢在三大妈身边的大妈小媳妇都远远走开,二大妈犹豫一下,留了下来。

“大妈,这几天,小李经常回家吗?”

“回来的不多,最近两天小李说是带着单位有事”。

“那,有没有陌生人找他?”

“应该没有,我们两家对门,一般,他家里有人来,我们都能看的见”。

“大妈,李元同志在院里的风评如何?”

二大妈本想说话,三大妈抢在前头,“是个热情的好小伙,和大家相处的很好,也愿意帮助困难家庭”。

“喔!”,领头之人看向二大妈,“这位大妈,您也说几句”。

他们这种人,察言观色是本能。

“李家小子经常不着家,喜欢在外边鬼混”。

“他二大妈,你说话要负责,小李说过,他为了照顾单位的一个老残废,经常留宿单位”。

“那是他自己说的,谁知道真假?!”,二大妈撇撇嘴。

“那你是怎么知道他胡作非为的?你亲眼见过!”三大妈这次可是一点没让,直接开怼。

三个人不说话,站在一边。吵架也许比交谈更容易得到一些秘密。

“他不就是帮你们家老大解决了工作,你肯定为他说话”。

最近一个阶段,阎家得到了众多好处,尤其是工作,早就让院里人眼红了。

“小李帮忙还错了,你难道看不得院里人好”。

“他可是收钱了,这是搞不正之风”,二大妈说出口就后悔,但是覆水难收,只能继续嘴硬。

“你看见了!”,三大妈也炸毛了,这可是当着政府的面说的,一旦追究,他们家也会倒霉。

这种购买工作名额的事情,大家心知肚明,也没有人管。

所谓民不告,官不究。这要是有人举报,他们就不能当听不到。

“喔!居然有这种事,这位大妈,您详细说说”,领头之人无奈,只好看向二大妈。

“不,我是胡说的!”。

反应过来的二大妈赶忙改口,这要是坐实了,他们家可是在四合院待不下去了。

“这位大妈,你要想好了再说”。

“我是胡说的,主要是我气不过他欺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