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.(2 / 3)

告别诗 梨迟 2117 字 10个月前

狭小,父母在客厅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。

那应该是家常便饭般的谈话,他已经习惯了父母谈话间对于叔叔家的感恩和羡慕,羡慕之余难免比较生活之间的差距,从房子、车、穿着,到孩子的对比。

每每说到孩子,这是父母的谈话里唯一拿得出手的优越,他成绩好,能稳进一中,学费也会被省去,父母都因此觉得很长脸。

“那小姑娘被老于俩人骄纵得厉害,前段时间生日,包了别墅请她的同学朋友去玩,那花销跟流水似的。不过娇惯厉害了就是没什么出息,听说成绩一塌糊涂,哪像我们家峤礼,到时候进一中学费都能免。”说到他,妈妈的语气都会带上骄傲。

只是这样的骄傲并不能维持多久,爸爸说道:“人家的那条件,也许根本不需要诗遥自己争气,一辈子只要不惹事就这样顺风顺水的过了,也就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只能靠读书改变命运。”

说不上来是羡慕还是嫉妒,妈妈的语气变得带了几分刻薄,“人哪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,要是哪天出点事,不知道得怎么哭。”

“你话不能这么说。”爸爸还是心怀感恩,语带不悦。

“我也就是随便说说。”而后长叹口气,“都是命啊,人家命好,除了眼巴巴看着能怎么办。”

等到父母的聊天已经转到了自家的哪个亲戚,他才回神,自己悬于纸上的笔尖久久没有落笔。

听到于诗遥的名字,脑海里已经是她浸泡在浓烈阳光里的侧影,还有遥远记忆里,她细白手腕从自己面前抽走书时,晶莹璀璨的手链。

从那天起,他再也没有逃掉任何一个有关于诗遥的名字。

父母的谈话,他不再只是沉默随意的听,每个字都钻进了他的耳朵里,一点一滴的积攒起关于她的世界,浸透他的每一个缝隙。

在于诗遥搬进梧桐巷之前,他没有和于诗遥有过一次真正的见面,虽然他们之间明明离得那么近。

他们的学校就在隔壁相邻。

他们爸爸都在同一个公司,互相认识。

但偏偏,只是这么丁点儿的距离,似乎就已经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极限,永远不会再有更近一步。

各自按照自己的人生轨道,平行向前。

她在光里,他在风雨里。

他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见过她,只有很少的几次。

有几次是放学的高峰期,附近的路上都拥堵着放学的中学生,那么多的人,他抬头一眼看过去,她那么显眼。

她穿着裙子,笔直白皙的腿,璀璨的手链。

她的身边有很多人,亲昵地挽着她的胳膊,手里拿着奶茶。她虽然没有怎么说话,只是笑着在喝奶茶,但身边的人说话几乎都是以她为中心,像众星捧月的公主。

她打开车门,弯腰坐进车里,从车窗里又跟同伴的女生们说拜拜,留下一截她途径过的阳光。

有一次是要看市里组织的汇演,在隔壁于诗遥学校的大礼堂,他们学校的人自然又是只能去隔壁学校蹭场地。

于诗遥他们是本校,按班级坐在大礼堂的椅子上。

而他们则自己拎着教室里的椅子,到了礼堂,分配在各个边角过道。

他跟于诗遥不是一个年级,又不是一个学校,偌大的大礼堂里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见到她。

偏偏她不是乖乖坐着等演出的那类学生,趁着演出还早,她跟同学借口要去上厕所,拐道去了学校的小超市,买了零食揣在衣服外套里。

她们赶回来的时候,演出快要开始,各班都在清点人数。

他是班长,正在帮老师清点人数和管理纪律,他们班的位置在侧门的出口,演出快要开始,老师已经把那个门关上了,但是总有些上厕所回来晚的学生进来,又反反复复把门打开。

他一边清点着班上的人数,一边走到了门边,看到门又是开着,反手正要顺手把门关上。

门却在身后被人推了进来。

他怔愣回头,于诗遥正和朋友猫着腰进来。

礼堂里的灯光已经暗下来了,外面还亮着,她的眼睛一时不适应里面的亮度,进来后看见站在门边的付峤礼,但是只知道站了个人在那里,轮廓看起来不是老师,并没有看清楚人是谁。

跟那些上蹿下跳难管的学生不一样的是,她还挺有礼貌,虽然没看清楚他是谁,但是朝着他的这个方向说了句谢了,而后伸手帮他把门关了。

然后拉着朋友迅速的猫着腰从过道钻回自己的班级。

他只是影片里匆匆划过的路人甲,在她的镜头里没有他的台词、长相,甚至不会记得这么一个在镜头里有过这个路人甲。

随着她的小步离开,他的出场也落下帷幕。

那天的汇演,他坐在自己班级的最前排,和班主任坐在一起,时不时有自己班上的同学找他帮忙,和往常的每一次学校活动一样,做着自己本分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