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一章 今年的国家任务(2 / 3)

是外放当知县或者推官,以及在各部担任八九品下级官吏。
若是政绩不错,就提为地方通判、判官一类,也可以调回中央,去三司、御史台、谏台、九寺六监做七八品下级官员或者去各个文馆修史。
再积累两年之后,基本上就能像现在的韩琦、文彦博、吴育他们成为五六品的中坚官员。
所以把包拯送去开封府也算是政绩出色一类的提拔。
对于包拯未来的仕途,赵骏也已经有了考量,先去开封府锻炼,然后外放知州,再调回中央,担任权知开封府。
至于之后是调为最高执法的警察部,或者最高法的大理寺,还是最高检的审刑院,就到时候再看。
毕竟包拯还是那个包拯,但说不好因为人生轨迹的不同,而政绩也变得不同,需要以后观察一番,看看他的政绩和作为,才能够做决定。
“好了。”
赵骏给包拯授职之后,又勉励说道:“如今大宋各地官员腐败,贪官污吏横行。像包拯你这样的刚正官员殊为难得,先在开封府好好干,做出成绩了我才能继续提拔你。”
“是。”
包拯又起身拱手一礼。
“去吧。”
赵骏挥挥手示意他离去。
老包虽然年龄大,但赵骏胜在知人善用,能够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,想来这样的安排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。
唯一可惜的是开封府的毒瘤全被自己扫空了,估计老包也没什么施展拳脚的地方。
不过百姓还是会正常诉讼,现在范仲淹去了西北,有老包在开封府也能秉公执法,不至于出现那种官员昏庸判错案子的事情发生。
等以后再让他外放去知州吧。
安排了包拯,赵骏又回到了政事房,今日事情不多,除了李迪时不时过来晃悠两下,恶心恶心吕夷简以外,倒也没有别的事情发生。
作为前宰相,李迪深谙谁离权力中心近谁才能掌握权力的真理,所以没事就到赵骏面前晃悠一下。
赵骏自然明白他的意思,不过李迪才调回汴梁不久再升迁也不好,因此就先搁置,等到以后政制院有缺,或者李迪政绩不错了,再把他调入政制院。
相比于政制院这群老登,哪有自己亲自提拔人进来好使?毕竟李迪跟吕夷简势同水火,如果李迪进政制院不死抱紧赵骏的大腿的话,没有了赵骏的支持,相信吕夷简不介意再把他清除出去。
下午时分。
赵骏去了后苑,赵祯正在那看电影。
现在赵祯已经熟练地使用笔记本电脑了,至少会点鼠标,哪些文件在哪些文件夹里也一清二楚。
赵骏把那些不该给他看的东西藏在了系统固态盘里,而且丧心病狂地建立了几百个分文件夹,加上系统盘里原本就有的几百个,可谓是层层套娃加隐藏,根本找不到。
至于为什么不给文件夹设置密码也简单。
他不会。
不过赵骏已经恐吓过赵祯,让他千万别去动系统盘里的东西,告诉他那是系统硬盘,一旦动了就会导致系统崩溃,从而让笔记本坏掉。
这显然把赵祯给吓坏了,以至于这几天就算天天把电脑放在身边,也不敢随便乱碰,连桌面的各个软件图标都不敢点,只敢按照赵骏教的步骤,打开d盘的资料文件夹,要么看看资料,要么看看电影。
“大孙来了。”
见到赵骏过来,赵祯就把电影关了,随后问道:“听说包拯回来了?”
“嗯。”
赵骏点点头道:“他今天刚到汴梁。”
“朕倒是好奇,这位历史上喷朕一脸口水的人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”
赵祯笑着说道:“是不是真如你说的,脸如黑炭,额上有月牙。”
“脸确实有点黑,不过就是普通黝黑,应该是晒黑的。”
赵骏耸耸肩道:“月牙也没有,民间讹传嘛,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包拯长相。”
“朕下次倒是想见见。”
“以后有机会的。”
“包拯被安排在了什么地方?”
赵祯又问。
“先在开封府担任推官吧。”
赵骏说道:“他资历太浅了,实在是不好提。”
“嗯,这样也好。”
赵祯回了一句。
两个人说着,吕夷简等人也过来了。
今天除了汇报一些国事以外,应该也是赵骏讲的最后一堂课。
倒不是永远,而是估计今年吧。
赵骏预计自己至少得外出一年,所以这次既是讲课,也算是离开前最后的交代了吧。
大家又跟往常一样坐好。
赵祯笑着开口道:“大孙,今天讲点什么?”
“后世有很多东西讲,历史也有很多东西讲,我也讲了很多很多了,你们也该消化消化了。”
赵骏说道:“今天我觉得还是说说今年的规划,毕竟新的一年到来,每一年都应该有每一年要完成的目标。”
“哦?”
吕夷简问道:“那今年应该要如何?”
赵骏思索道:“今年的任务就是把政制院改制推广到整个大宋,按照我之前定下的,各路、州、县开始分权,公检法分离,以后各地长官主政只有行政权,同时皇城司也要开始扩张。”
“今年就开始了吗?”
吕夷简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