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愿与高人共襄盛举(祝大家中秋快乐)(2 / 3)

每一步,都是他在逼着赵祯和吕夷简他们,完全发挥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。

因为悲哀的是赵祯和吕夷简他们不想背叛自己的阶级。

或者说吕夷简他们不想背叛自己的阶级,而赵祯是不想触怒士大夫阶级,害怕出现什么变故,影响到大宋江山的安稳。

即便赵骏也没有想要立即推翻他们这个群体,而是希望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比如先进行官场改制。

至少也要把现在大宋腐烂到根子里的吏治清除干净吧。

吏治变好,才能更好地推行新的改革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而不是官员机构臃肿,个个人浮于事,明明有那么多官员,官府运行效率却低得可怜。

可这些人依旧只是想在原来的基础上,增加大宋的生产力,得过且过,根本没有想改变底层的意思。

所以赵骏也只能先这样艰难前进着。

范仲淹自然知道赵骏的处境,因此他也需要进行改变,在知道自己未来的遭遇之后,就更需要思想上的升华。

“怎么能说独木难支呢”

欧阳修不满道:“这位高人既然有心想变革大宋,我等也不是庸碌无为之人,亦要出一份绵薄之力。”

“是啊,希文公,我等也有拳拳之心。不若你找个时间,请高人现身一见,我愿意在樊楼做东,让我等与他相谈一番亲耳聆听这位高人之见。”

“不错,既然想干大事,这样的高士,当为吾辈楷模,正应该与我等一同创下一番大事业。”

“我等也想瞻仰高人风采,希文公,你觉得如何”

几个人看了一些范仲淹给的文书,觉得里面的思想真是高深,令人醒悟。一时间神采飞扬,真想见见范仲淹嘴里的高人。

但范仲淹却摇摇头道:“那位高人说过,他现在都还觉得自己浅薄,所以需要时间去完成沉淀,他打算过一段时间去大宋各地去看看,相见的事情以后再说吧。”

“这样的高人还觉得自己浅薄”

欧阳修愕然道:“他要是浅薄了,那我们都是什么”

“呵呵。”

范仲淹笑了笑道:“高人自然有高人的想法,让他再去做深入了解大宋,这并非是一件坏事。我这次召集诸位来的目的,其实是想立个共同商讨新政之事。”

“哦”

富弼惊讶道:“希文公,伱已经有想法了吗”

历史上范仲淹庆历新政要到六年后才会开始,但并不代表他早就没有这个想法,只是还没有到那个高度。

现在有了赵骏帮忙,已经能够总结出很多东西。

“嗯。”

范仲淹点点头道:“要想让我大宋焕然一新,就先要整治吏治。如今大宋贪官污吏横行,光开封府就不知道藏了多少污垢,看看这次皇城司抓的人,哪个不是欺压良善,为非作歹因而我打算以此入手!”

“好啊!”

欧阳修立即应声道:“皇城司抓人虽粗暴了些,但看那些人的罪证,真是猪狗不如!我之前还错怪那赵骏了,现在看来,官家早应该铲除这些污秽之徒。”

范仲淹略显嘲弄地笑了一下,这些污秽之徒,还不是官家纵容出来的要不是被赵骏逼着给皇城司权柄,开封府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。

但这些话他终究没有说,而是转头说道:“那位高人曾经说过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如果能够有详细的署记就最好。比如如今大宋有多少官员,每日他们处理多少事情,做了多少实事,有个统筹就能下功夫去找问题。”

“这事我们可以做”

富弼思索道:“我在谏院,自然可以查询诸多公文。”

“那我负责校勘!”

“我负责工部的署记!”

“我能在秘书省看全国各地公文。”

“我”

史馆检讨王洙左右看看,诸位兄弟都是各个关键部门的人,能接触到关键数据,自己是史馆的能干啥

王洙只好说道:“那我.我能做点什么”

范仲淹笑道:“你可以帮忙抄录一些东西,到时候统计在一起,看看大宋各地的情况。”

尹洙犹豫道:“希文,虽然各部门官员将重要公文带回家,甚至弄丢都是常有的事情,但这样公然窃取署记,会不会被人弹劾”

“无法,不需要你们窃取,自己看后记下来,把情况告诉我就行。”

范仲淹说道:“现在也只是前期的一个调查阶段,既然要革新大宋,就必须要了解所有的事情,到时候上朝奏对,向官家阐述的时候,也好有章程来说。大宋现在问题已经太多了,吏治只是第一步,将来我们还需要同舟共济,解决更多的问题。”

“既然如此,不如我们结个社吧。”

欧阳修觉得范仲淹果然是个干大事的人,顿时高兴道:“如今民间结社之风盛行,我等君子之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