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撮合(1 / 3)

高嫁侯门 玉胡芦 2020 字 9个月前

姝黛走进景弘院,入目便是一簇浅翠的小香松,弥散着淡淡的柠檬清香。她记得母亲小陶氏提过,大姨母就喜欢这个味道,还图它有安庆长寿的寓意。

蓦然抬起头,看到正屋的锦椅上坐着个碧霞缎料罩衣的中年妇人,约四十五岁上下,皮肤保养得光面无褶,睿长的眼角掖着精干利落之意。

和母亲小陶氏略几分相似,但姨母看起来气魄力更足,彰显大宅大户的主母范儿。姝黛忍不住眼中发酸,蠕动嘴角唤了句:“多年不见,黛儿给大姨母请安。”

她眼眸如水,瑰姿艳逸,虽面带笑靥,两颗晶莹的泪水却从眶中滚落。

好个杏雨梨云。

看得大陶氏暗自惊愕,京城都说自个温府二房的五姑娘生得姿色超群,可跟面前的外甥女比起来,直叹小巫见大巫了。

没想到,竟迎来这么个绝艳的妙人儿。

只见瓜子般的脸型,绛唇映日,两颊生花,楚腰纤盈,娇嫩婀娜,尤是那湿晶晶挂着泪的眼睛,更是兔子一般勾人。

二妹小陶氏当年就生得好,大陶氏起初本想让二妹也嫁个官家,互相帮衬提携。可谁知小陶氏竟相中了做茶叶买卖的尤钧,必是贪男人长得标志吧,不假思索就嫁过去了。

结果呢,跟着茶叶商打拼扶持,福气没多享,给人产下个儿子却撒手人寰了。

大陶氏自己府上一堆的琐事,为了能大刀阔斧把中馈牢牢攥在手中,也没去顾及姝黛姐弟俩。怎知眨眼之间,竟出落得如此珠圆玉润,娉婷袅娜。真是把她爹娘的所有优点都没落下,更加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大陶氏睇着姝黛,一时想起阔别多年的平江府,眼眶顿然也发酸,下意识便用江南吴语啧道:“傻姑娘,哪个能一见面就掉眼泪的?快进来让姨母瞧瞧,可把人盼来了!”

姝黛退亲这两个月来,什么风凉话都听过,她惯常心宽随意,该吃该喝置若罔闻。乍然见了亲姨母,却只觉心头暖酸,百感交集,越发是红了眼眶走进去。

大陶氏握住她细嫩的手腕,上下很是打量,夸赞道:“真真女大十八变呐,可惜了,就没亲娘在跟前照拂。”

问了些家里的状况,外祖父与弟弟尤翊可好,姝黛都一一答了。

尤翊勤学自律,在学堂常受先生表扬。

外祖父陶老大夫只生两个女儿,大小陶氏分别出嫁后,前些年就把大徒弟收了做义子,如今也膝下孙儿环绕,小家小庭分外和谐。

大陶氏听得宽心,旁的也没什么可问。前妹夫尤钧本就对她生分,大陶氏更不乐于跟个不亲厚的商贾打交道,自降官妇身价。只念及二妹的两个骨肉,才没断了来往。

便点头感慨说:“那就好,收到你信的那天起我心就在盼,最近每日让人去码头上等,怎么自己就来了。”

姝黛侧坐在锦椅上,忙解释道:“先走的水路,半途遇上刮风下雨,颠簸得不行,便又改走了陆路。是乘马车入京的,叫姨母惦记了。”

这一会的功夫,她便已自然地把泪迹收敛,本就是个讨巧的人儿,又复了寻常雍怡的模样。

姨母外甥俩用着吴语交谈,气氛渐感融洽。

身后的络雪便忍不住嘀咕插嘴说:“小姐昨日入京,想着傍晚不便打搅姨夫人,便在酒楼宿了一夜。没想到还叫刑部官爷误会是采花的女贼,愣是查了我们几番来着。”

哦,还有这档子事?大陶氏诧异张嘴。

听老爷温誉下朝回来说,皇帝责令限期破案,这两日刑部下场了。那庆绥侯府老夫人的嫡孙,也正是在刑部当职的,六品的司门郎中。

早上温府门前被泼泔水、扔破鞋这事儿,大陶氏倒不觉得是尚书右丞凌家干的,凌家要干就干在明里,譬如凌二哥直接冲进邬家就砸院子。反更偏向于庆绥侯府半生不死躺着的老夫人,一贯那冷暗且毒的高门世爵作派。

大陶氏便逮住话题,趁机说几句狠话泄泄郁闷。

掂着掌心中女子纤莹的玉指,叱责道:“哪个不长眼睛的家伙,合该断子绝孙娶不上媳妇!也不瞅瞅是谁家的好姑娘?就以咱们这等姿色,寻谁家好儿郎不行,犯得着做采花贼那种下作勾当!”

——嗓门不自觉的扬起,实际却仿佛在维护自个四姑娘温菡,颇有被邬家老三拖下水的冤屈之意。

大陶氏操持中馈,姿态端得久了,骂人放不下身段。这要放到二房夫人卓氏的话,卓氏能口若悬河不带重复地骂一串。

可不是呢,没长眼睛,白生得那般俊雅,心瞎眼瞎!

络雪使劲点头,长出了口恶气。立时觉得这位大姨母温和可亲起来,欣慰小姐从此总算有人护着了。

生怕络雪说漏嘴,再蹦出沐浴那段细节。姝黛便含糊解释了一番,岔开话题道:“适才进府才听说,昨日是四姐姐成亲的大喜日子,我合该早些到,给四姐姐祝贺才是。”

大陶氏审视地瞥了俞嬷嬷一眼,看俞嬷嬷神态自若